
同时请关注我的备份账户“飞箭财经”。作者:于飞 01 广州,为广州命运而奋斗的决心如今已然清晰。近期,广州市出台两份文件促进经济产业发展。其中之一就是10月21日公布的《广州市促进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。资料来源:广州市政府官网《方案》提出8个部分33条具体措施,围绕“扩大消费规模、提高消费质量、促进消费现代化”目标。包括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行动、支持保障消费能力行动、改善惠民服务消费行动、更新提升大众消费行动、提高消费质量行动、改善消费环境行动等。细化优化限制措施,强化支持政策保障。中国目前正在努力向消费型经济转型,而广州是一个消费型社会,广州经济的消费动态就没有必要赘述。这个“计划”旨在进一步释放广州的购买力,最终冲击全年GDP目标。另一份是《广州市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》文件,该文件将影响广州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发展。工业是城市兴衰的关键。近年来,广州与北京的差距逐渐拉大。关键是产业落后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广州市启动了“6+X”未来产业综合规划。其中,“6”指的是六大未来产业:无人化智能系统、实体智能、细胞与基因、未来网络与量子技术、前沿新材料、深海与深空。 “X”指的是绿色氢能、类器官、神经科学和脑机接口、碳捕获、利用和储存等其他产业。前述《意见》指出,到2029年,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全面发展,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,领域示范效应深刻扩大,创新主体活力充分发挥,产业竞争力加快提升,产业集聚的未来发展趋势基本形成。 5大未来产业建设先行区、10个未来高水平创新产业平台、5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试点平台、100个先试先用的应用场景、培育1000家未来行业龙头企业,形成数千家未来行业明星企业一体化发展态势。到2035年,未来产业全流程创新链基本建成,形成一大批引领科技前沿的参考产品和服务,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群,产业规模持续增长。我们将实现“科技强、企业强、产业强、城市强”的跨越,成为世界未来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发展的高原。如果这个雄心壮志得以实现,广州的一流城市地位将坐稳。 02 广州的危机感 广州之所以争夺城市财富,是因为这座城市处于危险之中。近两年广州经济发展陷入深度衰退由于汽车产业的重组,广州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。一系列数据显示了汽车产业对广州的重要性。展望2023年,广州汽车产量将达到顶峰。 2023年,广州市工业总产值25529.5亿元,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6406.8亿元,位居全市第一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.09%。资料来源:广州市统计局 也就是说,汽车产业支撑着广州四分之一的工业。这个重要的行业在过去两年经历了急剧下滑。 2024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.4%。 1-3月降幅进一步扩大,主要行业中,汽车增加值制造业同比下降17.4%,仍处于动能转换深度调整阶段。受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影响,2024年全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8.2%。广州汽车产业的衰退是产销双亏的结果。 2024年广州全年汽车产量253.98万辆,比上年下降20%。图:城市财政。数据:广州统计局 销量方面,广州汽车行业龙头广汽集团2024年销售总额为23亿日元,该公司计划销售0辆汽车,较上年减少20.04%。资料来源:广汽集团2024年度财务报告 随着主要行业的如此调整,广州去年的GDP走势自然不会好转。 2024年广州GDP预计增长增长2.1%,增加308.94亿元。在前10名城市中,广州无论是增速还是增幅均排名垫底。图:城市金融。数据:多个城市统计局。今年上半年,广州市统计局公布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灌溉农值同比增长0.7%。三大产业中,汽车制造业在新旧交替的重要过渡时期继续面临困难,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.7%。广州今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速为3.8%,在前10名城市中仍排名垫底。图:城市财政。数据:随着各城市统计机构的不断衰落,要求广州退出一线城市排名的呼声越来越高。今年8月,沃顿商学院经济研究所Research根据GDP、金融、储蓄、环境、科教、文化、健康六大关键指标,发布了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名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继续保持前三,杭州超越广州首次进入前四。中国标准院近日根据“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”六个方面90项指标,评估发布了《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(2025)》。广州也跌至第七位。当然,不要只看这两个排名就认真对待。从目前的实力来看,广州的整体软硬实力仍位居内地第三位,仅次于北京、上海。即使在巅峰时期,深圳的整体实力仍然无法与广州相比。但在影响未来城市交通的行业中,不可否认的是,广州正在追赶深圳与杭州的较量,让左右两派越来越难以应对。 03 我们别无选择,只能专攻行业。有人总说深圳落后广州是因为二三级金融。当然有影响,但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。两国经济差距拉大的背后是产业结构问题。图:城市财政。数据:各都市区统计局。广州是副省级城市,森是副省级城市,也是计划单列市。前者要求财政上缴中央和地方政府,而后者理论上只需要上缴中央政府。但实际上: 1. 五个计划单列城市将部分上缴国家。虽然比例很低,但也不是零。据证券研究所分析f广东,2019年,广州、深圳向中央、省、市政府提供的可用财政资源比例分别为57:10:33和57:1:42。也就是说,广州和深圳上缴中央的资金比例接近57%。差距在于财政收入向各省转移的比例,广州为10%,深圳仅为1%。最终,广州的留存率比深圳低9个百分点。由于深圳的税收规模远大于广州,因此广州和深圳最终能保留的税收收入只有深圳的一半。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,深圳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其实远大于广州。深圳市财政局数据显示,2024年,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深圳市财政收入10234.7亿元,其中,中央本级收入6320.5亿元,地方本级收入3914.2亿元。 2023年深圳市可维持的税收收入为3914.2亿元。加上一般债务收入和各类转移收入,全市一般税收收入5573.6亿元。 2024年广州市可获得的税收收入为1954.7亿元。加上保费补贴收入624.1亿元、金融稳定调节基金130亿元、转移支付144.7亿元、上年结余32.1亿元、债务再融资收入18.8亿元,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为2227.4亿元。广州与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最终收入差额为3346.2亿元,其中总收入包含中央财政转移支付。话虽如此,到目前为止,我想强调一件事。广州和深圳的财政差距主要是两市金融创造能力的差异,而不是第三、二财期的差异。最终留存率相差不大,但最终的结果却相差了2300亿元。 2、广州是广东省省会,第一经济省。现在可以通过生产来显着减小这种差异。然而,广州和深圳的最终税收收入存在显着差异。但广州这个位于粤语中心的耶路撒冷和省会城市在经济上更为强大,可以明显缩小差距。主要表现是深圳市每年向中央贡献超过6000亿日元的税收,最终将由中央调整,一部分返还给广东省。去年财政转移支付金额中央对广东省(不含深圳市)上缴2030.63亿元,对除深圳市外的广东省其他20个市上缴。去年转会深圳的费用为3565.6万元。广东省其余20市汇汇1674.07亿元中,广州收到624.1亿元,占比37.3%。其中,广州比深圳多267.54亿元。图:城市财政。数据:财政部高了2675.4万元,但我觉得没那么高。不过,发往其他城市的资金中,很大一部分将继续花在广州。具体比例未知。虽然我们无从得知,但这是每个国家给予首都的优惠,也是国家首都的特权。还有土地出售收入。广州一直比深圳大两三倍。永远记住一句话。不省或自治区会亏待其首都或省会城市。但我想重申的是,这种金融资源的差异不是三级和二级融资的问题,而是两个城市财政创造能力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就是工业力量的原因。虽然同为一线城市,但广州近年来在产业、产业、科技创新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深圳。深圳和广州都是工业强市,但深圳是强中之强。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城市。图:城市财政。数据:各市统计局 图:市财政、数据:各市统计局 2024年深圳市超规工业总产值54064.45亿元,位居全国第一,是全国唯一工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的城市。 2024年,深圳工业居民收入将达到5.42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一,也是全国唯一超过5万亿元的城市。此外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深圳第一。 22024年,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409.13亿元。 M2024年广州的很多数据还没有公开。只能看到 2023 年的数据。 2023年,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458.9万元,不到深圳的一半。 2024年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23883.64亿元,不到深圳的一半。图:城市财政。数据:多个城市统计局。此外,根据工信部划分的41个产业分类,深圳和广州的产业数量相同,总产值均超过千亿;深圳有8个工业,广州有8个工业为6个行业。乍一看,数量上并没有太大区别。但仅深圳一个信息产业就足以击败全国所有城市。 2023年,预计深圳计算机、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2.59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一。仅该产业总产值就超过了广州市工业总产值。图:城市金融。数据:深圳市统计局。图:城市金融。数据:广州市统计局 如果深圳有如此强大的产业,广州想追赶没有其他办法。实现自我转型的唯一途径就是从行业入手。广州市出台的《广州市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》提供了未来设计,绘制了未来产业新版图。这份文件是广州市变更宣言作为一个繁荣了几千年的城市,作为一个民国时期新思想的萌芽地,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创新和奋斗精神的老牌一流城市,困难是暂时的。请给广州一些时间,相信这座有韧性的城市迟早会回归。原创并不容易。动动小指,点击文章右上角的“阅读”或“点赞”。如果您能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,我们将不胜感激。广告请加微信593594349。转载加入读者请加微信:szjyjs1990(请备注访问目的,否则不予发货)。
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(包括照片和视频,如有)由自有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(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和发布,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。